氢氧化铝的表面改性效果的评定

氢氧化铝的表面改性效果的评定

表面改性效果的评价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直接法,另一类为间接法。直接法就是将改性后的粉体直接制成产品,然后测试产品改性前后的性能,从而判断表面改性的效果。间接法则是通过可以体现表面改性效果的间接参数的测量与比较,从而判断表面改性的效果。一般实验室常用间接法来表征表面改性效果的优差。

一、活化指数

对于旨在提高无机填料或颜料于高聚物基料相容性或表面属水性的表面改性,可采用”活化指 数”来检测和表征表面改性的效果。无机填料一般表面呈极性,在水中自然沉降而改性后的粉体,表面转变为非极性,这种非极性的细小颗粒,在水中由于其较大的表面张力,就会漂浮不沉。

二、接触角(θ)

润湿角是考察表面改性最直观的方法之一。某液体与固体表面的亲和、润湿性越好,θ越小,反之越大。因此,如用有机表面改性剂对无机填料金星表面改性,那么,改性剂在表面包覆越完全,无机填料在水中的润湿接触角越大;润湿接触角越大,无机填料的表面能就越低。适用于测定粉体物料润湿性能的方法为毛细管侵透速度法,又称动态发。

三、粘度

恒温下在旋转粘度计中放入某种液体,测其粘度,然后加入一定量粉末(至少通过200目筛), 则悬浮液的粘度升高。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改性样品的粘度,若此液体对改性样品有较好的润湿性,则悬浮液的粘度降低。有很多研究组采用有机基料的相溶性和润湿性。粘度降低,这说明改性后粉体与液体石蜡的润湿性大为提高,减弱了粒子间的聚集倾向,从而减少了在流场中的流动阻力,使粘度降低。

相关新闻

  • 氢氧化铝分散的几种方法

    氢氧化铝分散的几种方法

    氢氧化铝的分散实际就是颗粒分散。颗粒分散是指粉体颗粒在液相介质中分离散开并在整个液相中均匀分布的过程,主要包括润湿、解团聚及分散颗粒的稳定化3个阶段。润湿是指将粉体缓解地加入混合体系中形成的旋涡,使吸附在粉体表面的空气或其它杂质被液体取代的过程。解团聚是指通过机械或超声等方法,使较大粒径的聚集体分散为较小的颗粒。稳定化指保证粉体颗粒在液体中保持长期的均匀分散。 1、机械分散法等 机械分散是借助外界剪切力或撞击力等机械能使纳米粒子在介质中充分分散的一种方法。机械分散法有研磨、普通球磨、振动球磨、胶…

    材料应用 2024年8月3日
  • 氢氧化铝的综合指标

    氢氧化铝的综合指标

    氢氧化铝产品构成:本产品为高纯度氢氧化铝微粉,含量高达99.6%以上,接下来了跟我一起来解下氢氧化铝的综合指标吧。 1、氢氧化铝微粉质量指标:氢氧化铝微粉外观为白色,PH值为6.5± 0.5; 2、氢氧化铝微粉参考指标:氢氧化铝填料在PVC制品中添加3—4份,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其表面电阻小于3×108(Ω/CM)。本品闪点≥200℃; 3、氢氧化铝微粉产品特点:本品在PVC中,可适应不同的工艺条件,稳定性好,氢氧化铝微粉相容性好,耐水洗,且用量少,氢氧化铝微粉抗静电效果稳定、持久; 4、氢氧…

    材料应用 2024年2月29日
  • 简析纳米氢氧化铝的特点

    简析纳米氢氧化铝的特点

    与常规氢氧化铝相比,由于纳米氢氧化铝微粒尺寸小,比表面大,因而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这些特性使得纳米氢氧化铝的物理、化学性质也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与普通粒径的氢氧化铝相比,纳米氢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大幅提高,使粒子表面水蒸气分压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阻燃效果。如氢氧化铝平均粒径为5μm时,氧指数为28,当粒径小于1μm时,有限氧指数可达33。 2、纳米氢氧化铝的热分解温度比普通氢氧化铝的热分解温度升高100℃以上,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可用于加工…

    材料应用 2024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