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中的氢氧化铝

高分子材料中的氢氧化铝

每当说起氢氧化铝,第一印象就是用做阻燃材料,但氢氧化铝也常用在高分子材料中。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1、金属氧化物

ATH可与诸多金属氧化铝产生协同作用,曾有文献报道ATH能与Ni、Zn、Mn、Zr、Sb、Fe 、Ti的氧化物并用产生协同效应。其中,Fe、Sb的氧化物对提高阻燃效率和分散性作用较为突出。

2、碱土金属氢氧化物

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主要指Mg(OH)2。ATH的分解温度为200℃,Mg(OH)2的分解温度为 430℃,将两者并用可以弥补ATH因其分解温度较低而导致材料阻燃性能下降的缺陷,并且可以使复合阻燃剂在材料氧化分解过程中一直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据报道,低添加量(<30%)的Mg(OH)2对ATH阻燃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可以提高材料的碳化效果;当Mg(OH)2与ATH用量相同时,在聚丙烯中有最佳的协同效果。 通过实验发现:ATH/Mg(OH)2二者混合使用,在235~455℃范围内均存在脱水吸热反应,可以在较宽范围内抑制高分子材料的燃烧。

3、与有机硅化物的协同效应

有机硅化合物在阻燃高分子材料中应用不很广泛,但也是ATH等无机阻燃剂的有效增效 剂。如GE公司生产的SFR-100与树脂相容性好,它的加入可以大大减少ATH的添加量,因而能提高体系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表面光洁度,甚至在ATH高填充的条件下,流变性能仍然很好。另有报道:一种有机硅复合阻燃增效剂ZD,少量加入EVA/ATH体系,其氧指数提高了13%(达到34),且燃烧时完全无滴落现象,同时能够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关新闻

  • 氢氧化铝的表面改性效果的评定

    氢氧化铝的表面改性效果的评定

    表面改性效果的评价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直接法,另一类为间接法。直接法就是将改性后的粉体直接制成产品,然后测试产品改性前后的性能,从而判断表面改性的效果。间接法则是通过可以体现表面改性效果的间接参数的测量与比较,从而判断表面改性的效果。一般实验室常用间接法来表征表面改性效果的优差。 一、活化指数 对于旨在提高无机填料或颜料于高聚物基料相容性或表面属水性的表面改性,可采用”活化指 数”来检测和表征表面改性的效果。无机填料一般表面呈极性,在水中自然沉降而改性后的粉体,表面转…

    材料应用 2024年5月5日
  • 简析氢氧化铝的焙烧

    简析氢氧化铝的焙烧

    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开始试验研究氧化铝生产采用流态化焙烧技术。近40年来,在工业生产中流态化焙烧技术显示出其优质低耗的强大优势,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广泛应用于氧化铝生产的焙烧技术为丹麦的气态悬浮焙烧、美国的闪速焙烧、德国的循环焙烧等三种,其中气态悬浮焙烧技术起步最晚,大门是先进,代表着最新流态化焙烧水平。 1987年我国山西铝厂引进第一台美铝闪速焙烧炉以后,十多年来,相续又引进了德国鲁奇循环流态化焙烧炉、丹麦史密斯气态悬浮焙烧炉,其中以气态悬浮焙烧炉为主,占到总数的70%。目前国内氧化铝肌…

    材料应用 2024年2月29日
  • 纳米氢氧化铝分散研究的必要性

    纳米氢氧化铝分散研究的必要性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对纳米氢氧化铝分散研究的必要性。有人会问:为什么对粉体分 散的研究是必要的? 下面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1、在化工领域,如涂料、染料、油墨、化妆品等行业,产品的分散度及分散稳定性直接影响其质量和性能。 2、在陶瓷科学领域,粉体的均匀分散是采用胶态成型方法获得具有较好显微结构和性能的陶瓷制品的基础。相信看完这两个例子大家应该有些许明白。 纳米粉体因其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而在磁性、催化性、光吸收、热阻和熔点等方面显示出 特异的性质,但因粒径小,表面能高,具有自发团聚的趋势,大大影…

    材料应用 2024年7月28日